具备支撑和压力 午后三大看点

时间:2025年11月03日 11:50:50 中财网
  
  
冯矿伟:耐心

  承接上周的回落,今天上午继续走弱,回踩平台,8月26日后构筑了长达2个月的平台,此平台是筹码密集交换的地方,所以具备支撑和压力,当价格在平台上,平台就是支撑的作用,反之是压力,目前是支撑的作用,看效果。

  
  
郭一鸣:11月A股真空期来临!如何抢跑布局年底行情?

  11月已经来临,对于 11月的A股来说,预计将进入一个典型的多方真空期,而在这个真空期内,市场也或震荡蓄势,为新的行情做好准备!

  A股市场进入真空期,主要是因为多重关键事件落地共同促成:
  1、三季报披露完毕后,企业业绩的利好与利空已被市场充分消化,短期内难有新的业绩变量影响市场;
  2、重要会议闭幕之后,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尚未召开,宏观政策的核心定调与发力方向暂不明确;
  3、外部经贸关系虽进入阶段性平稳窗口,双方互动趋于缓和,但未释放超预期的合作信号,难以形成新的市场催化。

  因此,业绩无新增、政策待明确、外部趋平稳之下,市场进入短期平衡状态,震荡蓄势成为大概率趋势。

  具体到市场的走势,震荡蓄势过程中,"上有压力、下有支撑" 或是核心主基调:
  一方面,上行压力主要来自两个层面。当前国内经济数据整体表现平淡,消费、投资等关键指标尚未出现显著突破,难以给指数提供强劲的基本面支撑;同时,前期市场反弹已形成一定压力区域,套牢盘与获利盘的消化需要时间,制约指数快速上行。

  另一方面,下行支撑同样明确且坚实。上市公司三季度盈利增速已显现回升迹象,其中资源品板块受益于供需改善、科技板块依托技术突破与订单增长,业绩改善尤为明显;此外,市场流动性整体保持充裕,增量资金虽未大规模涌入,但通过公募、外资等渠道平稳流入,为市场形成有效托底效应。

  而在此过程中,后期需要关注的催化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并等待这些方面的新刺激:一个是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定调,会议对明年宏观政策方向、重点支持领域的规划,将成为市场选择方向的核心动力;二是后续经济数据能否确认企稳回升趋势,若消费、工业等数据持续改善,将直接决定跨年行情的高度与持续性。这种看似的等待,实则是市场为未来行情积蓄能量的必要过程。

  对投资者而言,应对当前市况的关键是把握结构性机会、优化资产配置:
  1、保持投资定力,合理降低短期收益预期,接受市场可能震荡的正常属性,避免因情绪化操作追涨杀跌,导致不必要的亏损;
  2、进行均衡配置,进攻端可逢低布局科技成长领域(电子、半导体、AI 应用、国防军工)与中高端制造板块(电力设备、汽车零部件),这些领域既受益于政策支持,又具备业绩改善支撑;防守端配置高股息资产(如公用事业、部分低估值金融股)及受益于中美关系缓和的领域(如储能、跨境电商),平衡组合风险;
  3、提前布局顺周期板块(煤炭、工业金属等资源品),把握未来中美经济共振复苏的预期,抢占周期上行先机。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