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科华数据(002335):2025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科华数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73 【2025年8月30日】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陈成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汤珊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汤珊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半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公司在本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及其应对措施,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阅读。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6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9第四节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29第五节重要事项.....................................................................33第六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40第七节债券相关情况................................................................46第八节财务报告.....................................................................49第九节其他报送数据................................................................199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董事长陈成辉先生签名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文件。 (二)载有法定代表人陈成辉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汤珊女士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告文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件。 (四)其他相关资料。 释义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 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以“以智慧电能驱动低碳数字未来”为使命,致力成为全球卓越的智慧电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充分把握国 家“数字经济”“碳中和”“人工智能+”等战略机遇,以电力电子技术为核心,在“智算中心”“智慧电能”“清洁能 源”三大领域持续融合创新,积极开拓市场。在智算中心领域,公司积极布局国内外AI、液冷、算力、自动驾驶等新兴 市场,打造面向千行百业的智算基座枢纽,构建智能调度、弹性扩展的异构算力平台,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算力服务; 在智慧电能领域,公司依托丰富的行业经验,为交通、电子、石化、电力、通信、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提供安 全可靠的综合性智慧电能解决方案;在清洁能源领域,公司专注于储能、光伏、微网及风电配套业务,持续深化新能源 综合能源服务能力,提供多元化的低碳解决方案,同时重点赋能智算中心,打造绿色零碳智算中心。公司深入挖掘市场 需求了解行业痛点,充分发挥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解决方案及服务体系方面的优势,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不断开拓 新市场机会。公司全面深化组织变革,优化组织架构与运营管理平台,全面提升运营效率,持续实现降本增效,推动公 司“智算中心”“智慧电能”“清洁能源”三大业务稳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2,695,220.08元,同比增长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3,539,408.57元,同比增长7.94%。 (一)智算业务:“技术创新”与“算力布局”驱动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智算业务战略布局,通过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异构算力平台布局、服务优化等举措,紧 紧抓住大型互联网厂商、通信运营商、金融、政务、高校科研、自动驾驶等各行业发展机遇,实现产品订单快速增长, 算力业务不断取得新突破。公司智算业务架构图 1、技术产品推陈出新,全力开拓海外市场 公司凭借智算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持续迭代智算中心服务矩阵,形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场景化解决方案为 发、研发投入、海外工厂建设等方面积极布局。公司密切关注海外算力市场尤其是海外大客户及其合作伙伴的业务机会, 以UPS、HVDC、液冷等智算中心核心产品为切入点,积极推进产品标准认证、客户样机测试等工作,加速“出海”战略 落地。随着AI技术的迭代更新,公司凭借37年电力电子核心技术积淀及10年以上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管理经验,为三大 运营商、大型互联网企业、芯片行业、人工智能行业、各大金融机构、政府机关、汽车行业等客户提供丰富产品及多行 业场景解决方案。公司推出针对AI业务场景的高密度算力POD液冷微模块,为高密智算GPU服务器、计算网络交换机量 身打造的强性能、低能耗、高可靠的解决方案,融合能源管理+精密温控+智能运维,实现自研自产,自主可控,提供高 密度液冷型智算中心的整体解决方案,成功交付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南京)液冷项目、福建移动南数北数液冷数据中心 项目、中能建数字化效能提升与场景创新研究与应用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等项目;WiseMDC系列双排微模块慧云7.0,立 足智能化,围绕低碳友好、交付友好、管理友好,打造体验友好型模块化数据中心,实现量产应用,引领数据中心建设 迈入集智体验新阶段;WiseMDC系列单排微模块慧融7.0,实现了中小场景全覆盖,打造灵活组合,快捷运维的特色功能; 数据中心不间断电源UPS产品,功率范围覆盖300kVA-1200kVA,具备塔式、模块式两种机型,能全面覆盖不同场景、不 同规模的数据中心供电需求;为适应AI智算集群的发展需求,公司对WisePower云动力预制式电力模组进行系统升级, 具备极致可靠、极尽节能、极智管理、极选多元等“4极优势”,实现U电态在线更换UPS整机,保障供电可靠性、连 续性;链路重构,柜体模块布局更合理,腔体内部散热均布管理;进阶压缩占地空间、交付周期、初始投资,更适应智 算中心提升出柜率的刚需。公司技术产品推陈出新,加大关键核心新技术(HVDC、SST等等)的研发力度及新产品应用。 公司数据中心产品连续中标移动、电信、互联网大客户等项目,不仅国内遍地开花,更持续落地东南亚、中亚、欧洲、 北美洲等地区市场,赋能全球用户。公司部分数据中心产品图示 公司作为行业内第一批进入液冷领域的先行者,现已推出了液冷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具备冷板式及浸没 式液冷系列产品,算力液冷集装箱已出口海外。公司为中国移动长三角(苏州)数据中心打造了首个服务器与液冷系统 实现解耦的液冷试点项目,又为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南京)项目构建了高度解耦的系统架构,与国内头部液冷服务器适 配,实现运营商大批量基础设施与液冷机柜解耦,打造了又一个具有行业标杆性的液冷解耦项目。 同时,公司持续加大液冷技术研发创新,随着AI算力高密度、高能效等核心需求的提升,公司与沐曦股份联合推出 算等多样化场景,为高性能算力需求提供稳定、高效、灵活扩展的实时保障。针对AI业务场景的高密度算力POD液冷微 模块,实现模块化、高弹性、解耦型的灵活交付模式,基于高可靠,高安全的液冷产品设计理念与AI+智能化运维的加 持下,实现绿色节能。WiseCol-LD系列300-600kW液冷CDU,围绕“安全可靠”“智能管理”“运维无忧”的产品设计 理念,结合液冷微模块,打造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液冷CDU;适用通算、智算、超算等不同算力需求的液冷数据中心。高密度液冷算力POD 高密度算力POD液冷微模块 WiseCol-LD系列冷板式液冷CDU 公司稳定可靠和性能卓越的产品解决方案广受赞誉,赢得了来自客户及行业的积极反馈和认可。公司产品广泛应用 于内蒙古枢纽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河北省张家口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宁夏中卫集群等多 个数据中心集群,助力“东数西算”工程算力基座建设与运营。在金融领域,公司“极智金融”解决方案已被众多金融 机构采纳为总部级数据中心核心技术方案,高可靠高安全的国产大功率UPS以及智能微模块解决方案在多个金融机构的 总行生产数据中心核心机房实现规模化部署。报告期内,陆续交付中国农业银行上海数据中心、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数据 中心、中国建设银行内蒙数据中心等合计数百套国产大功率UPS及数百套智能微模块产品。除此之外,成功中标交通银 行内蒙数据中心、交通银行上海数据中心、交通银行贵阳数据中心、上海银行数据中心等项目,成为金融行业数据中心 建设的重点国产品牌。大型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场景 公司参与编制的《绿色数据中心评价规范》《算力服务等级协议》《数据中心算力综合能源集成优化(术语)》《算力 中心算力算效测试评价技术规范》《冷板液冷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标准》《2025年中国第三方算力中心服务商发展研究报 告》《中国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白皮书》《金融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指引》《金融数据中心绿色等级评价 指标》《西藏金融数据中心建设规范》等多份标准及白皮书正式面世,不仅为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 也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2、快速构建“异构算力平台”,满足不同场景的算力需求 在AI大模型领域,公司携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沐曦股份、天数智芯、中昊芯英、清微智能、墨芯人工智能等多 家国内外头部AI芯片厂商,基于自建智算中心的异构算力平台,实现各类模型在训练及推理侧的高性能、低成本及可用 性进一步优化。公司发布算力平台V2.0以“算力筑基-资源融通-平台赋能”三位一体战略的核心,全新打造了“1+4+X” 的算力服务新范式,通过1个统一平台,对公司部署于全国4大智算集群的多元异构算力进行智能调度与弹性扩展,最 终打通从算力基础设施到垂直行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将稳定、高效的算力精准输送至AIGC、大模型训练、智能驾 驶等千行百业的X个AI应用场景。在高校科研领域,公司作为上海师范大学合作伙伴和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 心算力网络授权节点,依托自建智算中心的异构算力平台,为“上海教育智算服务平台”提供从模型、芯片适配等技术 支撑到多元算力资源服务。公司为某国家级超算中心提供算力节点部署和模型服务。在工业智算领域,公司与京仪环保 签署智算一体化协议,为其提供高性能算力租赁服务,支撑客户环保垂类模型的稳定运行。在自动驾驶领域,公司积极 开展“车路云”“车联网”等应用场景新应用,与小马智行等在原有数据中心业务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业务。 在算力底座方面,公司依托十大自建数据中心,提供高效、高可靠、高密度、高算力、高安全的算力基础设施服务。 同时,通过全国高速算力环网,为客户提供超高带宽、超低延迟、超高可靠的网络环境。根据2025年科智咨询发布的 《2025年中国第三方算力中心服务商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公司入选“中国第三方算力中心服务商综合能力TOP10”, 斩获“中国第三方算力中心服务商技术能力TOP1”,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算力技术及服务方面,公司推出高密度算力 POD液冷微模块、机柜式液冷CDU、液冷微模块、液冷集装箱等液冷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不同场景的液冷数据中心部署需 3 求,结合高功率UPS、高压直流、云动力预制式电力模组、S锂电池等自有产品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能效、低能耗 的高算力部署方案。同时,公司具有异构GPU算力池、算力环网、裸金属、云上弹性算力等丰富的算力资源和产品矩阵, 满足客户多场景算力需求。在算力调度方面,公司携手多家头部AI芯片厂商,基于自建智算中心的异构算力平台,接入 多地异构算力资源池、算力云平台和算力交易平台,为客户构建强大的算力调度网络,帮助客户完成算力调度任务。 (二)智慧电能业务:AI+能源管理引领智慧节能 公司智慧电能业务以高端电源为核心,产品功率范围覆盖0.5kVA-1200kVA,涵盖工业电源、电力电源、通信电源、 电梯电源、精卫系列、蓄电池及选件,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新技术打造了 AI+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可为交通、电力、政府、医疗、教育、石化等行业用户提供“端到端”和按需定制的全方位解决 方案,将AI+能源管理与行业应用场景紧密结合,持续优化大模型基座和垂类行业模型,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为行业 客户输出高价值的AI+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推动能源管理数智化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智慧电能业务作为重要的基石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为北京地铁、天津地铁、 郑州地铁、西安地铁、上海市域线等29条线路提供了超668公里的服务保障,助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稳定前行;保障 沪苏高铁、龙龙高铁梅龙段、兰张高铁、南中高速、汾石高速等交通动脉的运行。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护航全国200+ 条轨交线路、300+条高速公路路段、100+条高铁线路稳定运行;在机场领域,成功中标厦门新机场及福州机场二期扩建 工程不间断电源UPS采购及安装项目;公司以创新技术之力推动中国机场在数智化绿色化浪潮中破浪前行,以极致可靠 陪伴着民航业高质量发展,见证着民航业诸多标杆工程。西南地区航空巨擎,中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重庆江北国 际机场展翅飞翔,公司高可靠电源、电力监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保驾护航,以卓越品质见证它逐梦蓝天高光时刻;国 家“一带一路”重要交通节点、4F级国际机场,内蒙古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正在有序推进,公司高可靠UPS系统、交 直流电源系统为即将到来的2025年底通航提供有力保障,护航内蒙古及我国北方地区航空事业华丽飞跃;“新世界七大 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公司高可靠UPS、电力及能源综合监控解决方案保障机场智能高效的稳定运 营,把安全无忧献给蓝天;作为民航业的安全守护者,公司深度参与了众多机场的建设,为全国50多座机场、航空公司、 空管局等数智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为国家“一带一路”等重要交通节点贡献科华力量;在电力领域,助力广东 电网生产调度中心、国家能源集团惠州电厂等项目建设;在金融领域,公司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客户提供可靠电力保障;在互联网通信 行业,公司中标中国移动集团UPS集采项目及“‘十四五’规划项目”桐庐奥鑫云数据中心项目;在工业领域,公司凭 借在智慧电能领域的技术积淀及行业应用经验,成功中标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 芳烃及深加工工程,是科华数据继成功服务该项目一期后,于国家级煤化工战略领域实现的又一重大突破;迄今为止, 公司已成功服务200多家超大型石油炼化、煤化工、精细化工企业,覆盖三桶油、浙江石油化工、山东裕龙石化、北方 华锦精细化工、盛虹石化、万华化学、宝丰能源、陕煤集团等行业头部客户;在教育及创新领域,公司为中关村国家实 验室、北京昇腾创新人工智能科技中心门头沟AI创新中心、知识城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 理中心浙江分中心提供解决方案。“大交通”行业应用场景“大工业”行业应用场景 公司在智慧电源产品技术上持续深耕,据第三方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FORWARD)发布的《2024年中国高端电源(UPS)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微模块数据中心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预制式电力模组行业市场研 究报告》:公司蝉联2024年高端电源(UPS)、微模块数据中心中国市场占有率NO.1,并斩获2024年预制式电力模组中 国市场占有率NO.1;据第三方机构赛迪顾问(CCID)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UPS市场研究年度报告》《2024—2025 年中国微模块数据中心市场研究年度报告》:公司UPS国内市场占有率,蝉联金融、交通、石化、教育科研行业第一,微 模块数据中心国内市场占有率,蝉联金融行业第一。此外,“智能化锂电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荣获2024交直流电源系 统优秀创新成果;工业型动态电压恢复装置(DVR)获评福建省首套重大技术装备;获评中国机场建设优秀供应商。“智 慧电能变换装备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项目”入选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公司模块化数据中心、EMS能量管理 系统、基于国产芯片的全自主可控大功率电源三款产品入选“福建省电子信息新产品”,获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 奖;“高安全、高性能经济型智慧锂电储能及电能变换系统关键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 (三)新能源业务:光储协同创新与全场景应用深化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业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发展。公司新能源业务包括光伏、储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 领域,主要产品包含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升压一体机、光伏离网控制器、储能变流器、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储能锂 电池系统、储能并离网切换柜等产品及相应配套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储能作为综合能源系统的枢纽,一直以来是公司新 能源业务的发展重点。当前公司已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以及微网储能等领域进行布局,拥有全系列、全场景储能 解决方案,在火电调频、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级输配电、工商业园区、数据中心、城市光储充、无电/弱电地区离并网 微网、智能家用光储等领域均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满足客户及市场对于稳定、高效、绿色电能的需求。 在国内市场,公司持续技术创新,融合大型地面电站、工商业、户用等各种不同场景,构建完善的光储产品矩阵, 大力推动光储场景应用多元化:光伏产品方面,2025年公司推出了2000V450kW组串式逆变器,助力行业在降本增效的 路上迈出关键的一步,为用户在高效发电、安全可靠、智慧运维及电网友好等方面带来优异的价值。储能产品方面,公 司也推出了新一代460kW液冷簇级管理PCS,该产品构网性能卓越、液冷散热强悍、防护极致、适配灵活,无论是应对 高海拔地区的低压挑战,还是抵御沿海地区盐雾腐蚀,系统均能保持高效稳定运行,真正实现“全地域适配、全场景覆 盖”。 目前,公司的光伏、储能产品方案功率范围覆盖3kW-10MW,全面满足各类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截至报告期末,公 司已服务南方电网、华能、国家能源、国电投、华电、大唐、华润、中广核、中核、三峡、国投电力、中节能、中能建、 中电建、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中车、宁德时代、海博思创、阿特斯等大型央国企或上市公司。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拓 展储能和光伏两大业务,一方面公司构网型储能项目遍地开花,在新疆、宁夏、云南、江苏、河南、河北、山东等多地 大规模应用;另一方面光伏领域成功交付了内蒙古阿拉善盟700MW光伏项目、新疆英吉沙500MW光伏治沙项目、江苏南 个大型光伏项目。 在海外市场,公司主要以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光储一体化产品及储能微网系统销售为主,在美国、德国、波 兰、意大利、印度、越南、印尼、巴西等30多个国家设有营销和服务团队。海外市场在公司的发展蓝图中有着重要的战 略意义,未来公司将从海外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持续强化战略布局。报告期内,公司SPI系列全场景光伏逆变器、S3- EStore工商储一体机、MW级储能BCS产品及一体机解决方案在海外市场广受欢迎;公司产品助力保加利亚、拉脱维亚、 波兰等多个大型储能项目;助力荷兰、波兰、泰国等多个国家工商业储能项目;明星产品350kW组串式逆变器在意大利、 越南、波兰、巴西等国亦取得成功应用。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深耕液冷,打造液冷智算中心生态圈 在算力激增及高密高热的双重推动下,液冷成为智算中心未来温控方式发展的主流方向。公司深刻洞察高性能算力 GPU的能耗痛点,推出高密度液冷算力POD、WiseCol-LD系列300-600kW液冷CDU等核心产品在内的液冷数据中心全生 命周期服务。在技术共研层面,公司充分发挥在电力电子转换、智能配电等领域的优势,通过创新散热方案与智能供电 架构等的深度优化与适配,确保高端GPU芯片性能得到充分释放,有效满足AI训练、推理等高强度计算场景的实际需求。 在生态构建方面,公司积极整合行业上下游产业资源,与服务器厂商、云服务平台、系统集成商等生态伙伴紧密协作, 打造“芯片-硬件-平台-应用”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加速GPU技术在不同行业具体应用场景的落地实践。 从风冷实践、液冷技术沉淀,再进阶至超节点POD的探索创新与生态协同,公司构建标杆级对标能力,积极打造液 冷智算中心生态圈,推动智算中心行业向绿色低碳发展。 (二)“智算+光储”融合创新,构建“绿电+AI+光充储算”一体化生态 算电协同已是大势所趋,让数据中心更“绿”是实现数字中国和绿色中国良性循环的一剂良药。公司“智算中心” 与“新能源”的战略布局已凸显其协同优势,“智算+光储”业务的融合创新已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基于数据中心 与“光储”的融合,率先推出数据中心光储解决方案,并依托智慧能源系统,提供算力加持,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 体系。从构建高密、高效、节能、智能的数字、能源基础设施,向新能源、大数据、新技术、万物互联的生态演进。 公司敏锐地捕捉到数智化浪潮的机遇,积极探索算力与电力融合的新路径。在当今时代,高算力需求与高能源消耗 紧密相连,公司创新性地提出“绿电+AI+光充储算一体化”生态理念,通过数据中心和储能双重产品研发、系统集 成以及EPC全栈式布局等技术优势,巧妙地利用绿电为高耗能的算力提供清洁的能源支持,同时借助AI技术实现能源 分配和使用的精细化管理,成功构建起光储充和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全新模式。“绿电+AI+光充储算”一体化生态 EMS能源管理平台应用场景 数据中心AI?能源解决方案 (三)领先的产品技术与不断的科技创新 领先的产品与技术是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科技创新,才能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目前,公司自主培养了第5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成功组建了科华数据研究院,实现对预研 技术的储备及对产品实用技术的快速研发能力,以科技的力量引领企业发展,以智能制造赋能行业发展。另外公司依托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平台优势,与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不 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研成果市场转化效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专利申请156件(发明专利申请100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49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7件);完成专利授权9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5件,包含1件海外专利),著作权11项。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 拥有有效知识产权2407项,其中:发明专利644件(包含13件海外专利)、实用新型专利730件、外观设计专利161件, 著作权备案641项,商标231件(含国外商标27件)。 (四)精益运营体系与全流程创新协同 1、持续深化管理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2025年,公司持续深入贯彻以产品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将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入产品,不断提升产品 的技术含量与服务附加值,确保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公司持续推进LTC、IPD和JIT变革,重构价值链,优化业务流 程,提升运营效率。在营销领域,公司升级原有CRM系统实现信息流的全链条打通,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入开展市场 调研,精准把握主流市场需求,推动标准产品的引导和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在团队建设方面,公司组织管理部有序开展 工作,加强绩效管理与考核激励,凝聚团队业务共识,推动激励变革,提升市场一线业务开拓积极性。通过定期的团队 建设活动和跨部门合作项目,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公司注重人才引 进和培养,通过招聘具有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优秀人才,为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公司投入大量资源用于 员工培训与发展,通过定期的培训课程和内部交流,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通 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公司的组织效率得到了提升,产品开发和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成本控制更加有效。同时,公司加 强了对新业务的探索和对新产品的开发,不断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深化产品研发管理,推动全流程优化 公司深化产品研发管理,以产品线经营为核心,强化产品线跨部门团队运作,对齐业务目标,全面落实产品全生命 周期管理。依托产品线组织架构,拉通各领域需求管理运作,深化需求管理,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年度产品规划,秉持 “市场驱动,技术引领”原则,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当前,集成产品开发(IPD)体系开启从流程合规向价值创造转型的 新阶段,聚焦“需求深度挖掘”与“流程精细化管控”双轮驱动:通过构建内外联动的全链条需求洞察机制,推动需求 管理由被动响应向主动引领转变;同时,完善三级及四级流程体系,细化流程节点正向设计标准,建立跨领域协同验证 机制,实现“需求—设计—验证”端到端可追溯,促进IPD变革由“建框架”向“精运营”深化。为保障流程高效执行 与研发效能提升,公司建立IPD关键角色能力模型及任职资格体系,确保人岗匹配,夯实人才基础。在产品管理方面, 持续推进产品标准化,聚焦主流产品线,通过优化按订单配置模式提升配置标准化水平,不断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精益智造与质量跃升双轮驱动 公司聚焦准时制业务模式,通过管理和流程优化,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精准匹配市场需求与生产计划, 推动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动态精准匹配,提高计划准确性和效率,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满足客户对快速交付的需求。公 司持续打造具有综合竞争优势及科华特色的卓越供应链体系,通过多年的实践和体系提升,以科华特色的准时制业务模 式为基础,逐步实现了精益制造和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公司深度融合全面质量管理(TQM)与质量工程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生态。通过优化供应链核心环节—— 涵盖战略采购、精益生产、智能仓储及供应商协同,实现质量、交付、成本与组织效能四位一体突破性提升。创新推行 DPCO管理模式,以可靠性测试为基石,驱动设计预防与过程防错;依托标准化管理体系和数字化工具,将质量风险管控 前置化、流程化、制度化,确保产品零缺陷落地。系统性质量战略为市场领先地位提供硬核保障,持续释放企业可持续 发展动能。 公司获得“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荣誉称号;“能耗数据监测”“产品数字化研发与设计”“精益生产管理”入选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获评“福建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新业态标杆企业”(福建省工信厅认定);入围“全国质量标杆”典型经验(国家工信部指导评选);入选“创客中国” 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0强(工信部、财政部联合主办);晋级第一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总决赛(工信部、国 家能源局等联合举办);获评工信部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信部 公示)。 (六)全域生态共建与高端品牌打造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化“智算中心”“智慧电能”“清洁能源”三大核心业务品牌战略,通过全球化、数字 化、场景化的传播矩阵,进一步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公司联合全球150余家主流媒体、行业协会及智库机构,打造多 维度品牌生态圈,并依托自媒体矩阵、展会活动、线上直播等多元化媒介,强化“高技术、高可靠、低碳化”的品牌科 技形象。公司凭借技术领先性与市场领导力,斩获多项国内外权威认可。据赛迪顾问(CCID)报告显示:公司UPS国内 市场占有率蝉联金融、交通、石化、教育科研行业NO.1,公司微模块数据中心国内市场占有率蝉联金融行业NO.1;据前 瞻产业研究(FORWARD)报告显示,高端电源(UPS)中国市场占有率NO.1,微模块数据中心中国市场占有率NO.1,预制 式电力模组中国市场占有率NO.1;公司再次入选“中国第三方算力中心服务商综合能力TOP10”,斩获“中国第三方算 力中心服务商技术能力TOP1”,处于行业领先地位。Omdia显示,公司在2024年全球微模块数据中心市场份额中位居 NO.3;BloombergNEF显示,上榜全球Tier1储能系统供应商;连续10年跻身“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CNESA显示, 公司2024年度中国储能PCS出货量排名第一。公司将持续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深化全球化布局,强化供应链与生 态合作,巩固在“智算中心”“智慧电能”“清洁能源”赛道的领跑地位,致力于成为全球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的核心 赋能者。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