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博杰股份(002975):2025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博杰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王兆春、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彩虹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郭增光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表述了公司未来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查阅。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31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34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4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9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53 第九节 其他报送数据 ............................................... 192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四、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办公地点。 释 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4年 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整体业务情况分析 公司深耕智能制造领域近20年,行业地位突出,在多年非标设备研发及行业应用经验积淀中,总结并形成了运动控 制、人工智能、机器人软件算法等平台化模块,以及射频、声学、电学、光学等各项功能技术模块。公司基于技术同心 圆战略,利用平台化、模块化技术,采用“积木式搭建”方式,实现快速交付、快速迭代、高效低成本的研发与生产, 进而在行业应用领域、客户开拓及新产品开发方面形成较强的延展性和竞争力,并开发了自动化测试设备、自动化组装 设备、工业机器人和整线自动化设备,以及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多类型、多型号产品系列。同时通过 外延并购方式推进落实公司在半导体晶圆与封测设备、车载摄像头模组领域的布局。 公司坚定贯彻大客户战略,在技术创新浪潮中,寻找产业链新需求点,基于多年服务大客户所积累的技术能力基础, 寻求从设备供应商向零部件供应商的战略转型。 公司在持续为海外大客户提供测试设备过程中,同时与客户在未来产品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保持深度的交流,客户反 馈其新型产品部分零部件存在供应链无法匹配、供需不对等等的痛点,如部分新型产品中存在热管理或精密件等相关零 部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痛点,而公司基于在为客户提供测试过程中积累了成熟的热管理、精密件等相关方面的技术储 备和解决方案,就客户反馈其新型产品中存在零部件的相关需求共同进行探讨、研究,并输出解决方案,以期满足客户 需求,贯彻落实公司服务大客户战略,进而寻求公司从设备供应商向零部件供应商的战略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 17.48%,主要是受科技创新及行业因素影响,公司相关 业务实现增长: 1、公司数据云服务和 AI服务器业务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在客户北美云服务供应商中保持增长,G客户订单同比实现倍增,N客户全年订单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2、上半年AI眼镜订单实现高速增长,2025年已获得M客户智能眼镜测试与自动化项目近亿级新增订单。 3、MLCC市场需求快速恢复,推动公司六面体设备订单稳定增长,高速测试机逐步放量,而叠层机作为 MLCC制程中 的核心高价值量的生产设备,目前公司的叠层机设备已通过客户原型机验证,获得国内行业头部客户小批量订单。 4、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持续服务国内行业头部客户,车载镜头与装配测试自动化线体业务实现亿级规模销售,上 半年已完成部分量产交付。而出口欧洲智能座舱装配与测试线体,目前正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同时公司积极扩充客户群 体,业务扩展至德系汽车部分主要品牌:宝马、奥迪、大众、斯柯达等。下半年公司将积极准备跟进新一代无人驾驶出 租车的测试增量需求市场。 (二)具体业务板块分析 公司主要产品应用领域的经营及产品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公司在射频、声学、电学、光学等各项功能技术模块方面形成的自主研发的工艺及技术,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核心部件,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在多行业领域内为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需求的高精、高速、高稳定性的自动化测试装备。 随着下游行业对个性定制化需求不断提升,公司顺应行业发展的方向及机遇,通过开发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向客户提 供自动化测试和自动化组装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单站设备向多站联线设备、大型整线设备逐步升级演进。 1、大数据及AI算力领域 (1)深化测试及自动化能力 根据 IDC预计,2025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升至创纪录的 3,660亿美元,同比增长 44.6%,大数据云服务和算力 相关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及新增需求增长迅速,公司作为 “AI算力硬件全链路制程与测试”的中国科技设备供应商, 业务覆盖 AI算力硬件所需的被动元器件生产、检测,到 AI服务器、智能机器人的测试及自动化。目前公司在大数据云 服务和算力服务器领域内公司已实现全球知名客户的全覆盖。 在产品和技术层面,公司已实现从模组到整机全工段的测试能力布局。除了传统的 ICT/FCT技术,公司通过持续深 度研发测试技术,成功开发了BSI和ICT Inline等硬板测试系统,进一步奠定了行业领先的地位;推出服务器主板自动 化组装测试一站式高端解决方案,通过公司产品不断技术提升、推陈出新,极大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加深 了与大客户的合作关系。 公司面向全球及国内知名服务器厂商全面供货,包括英伟达、戴尔、亚马逊、微软、思科等国际知名厂商,以及紫 光、浪潮、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头部厂商。同时,为了更好响应客户诉求,公司在墨西哥、越南、印度、美国等地建 立海外工厂,成为走向国际的中国电性能测试厂家之一。根据北美四大云厂商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公布 2025Q2 财报,相关公司的云业务的营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同时AI基础建设相关的资本开支不断上行,显示市场算力需求仍处 于持续扩张阶段。 公司将重点开发行业龙头N客户在AI算力领域的新业务机会,主要为其实验室自研服务器产品提供检测及自动化设备,并已获得 Vendor Code。公司从 2024年为N客户提供 ICT解决方案 ,到 2025年提供 ICT+功能测试解决方案,未 来将进一步推进为N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包括不限于:ICT、BFT、制程与工艺自动化,以扩大业务规模。并为进 一步服务全球客户,公司将持续投入在中国台湾地区、越南、墨西哥、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布局;报告期内,墨西 哥地区业务已实现千万级的项目交付。 AI算力需求爆发性增长导致的芯片功耗大幅提升,突破了风冷的散热极限,液冷技术成为新的行业发展痛点。公司 跟随客户技术发展需求,在测试解决方案中已植入液冷方案,并实现出货,积累了液冷相关技术,例如自主研发了液态 金属散热器和微通道分层式水冷头等部件。 本期公司在大数据云服务领域的设备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17.99%。 2、消费电子领域 在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移动终端作为电子工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用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移动终端向智能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使其成为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除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外,智能手表、VR/AR等智能可穿戴电子产品也逐步切入人们的生活,相关产品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 (1)探索人形机器人测试能力 同时,公司布局标品设备,强化设备通用性,通过在未来增长潜力大的下游应用领域布局所需的制程或检测相关设 备,实现主业天花板突破。基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 IMU&力传感器、Camera 测试技术,适配人形机器人平衡控制、避障 和运动轨迹跟踪高精度需求,研发出 1弧秒精度的 IMU 传感器测试平台;针对人形机器人电子眼观测与电子皮肤触觉需 求、麦克风收音需求,研发适配人形机器人 camera 与力传感器与麦克风检测技术。为公司进军人形机器人测试板块,实 现零的突破。 (2)夯实传统测试能力 一方面,公司基于已有的射频、声学、电学测试技术优势,持续为下游客户各产品线的持续更新及生产提供相关自 动化设备,夯实公司的基本盘业务。 公司继续围绕大客户科技创新的发展动向,持续投入研发,在技术布局上做延伸和延展以满足其在生产制造环节的 检测需求,传统强项电学和射频相关能力上不断拓展产品线。 根据维深信息报告,2024年全球AI眼镜销量234万台,预计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550万台。而小米、阿里巴巴等大厂在2025年已陆续跟进发售AI智能眼镜,伴随着AI智能眼镜软硬件升级、大厂新品发布将持续推动AI智 能眼镜市场规模的扩大,公司作为AI智能眼镜上游供应链企业,公司射频、声学等测试及自动化设备需求也将受益。 (3)拓展光学和视觉检测能力 下游众多知名客户在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VR/AR/XR/AI眼镜等新品的持续推出,扩展了对公司设备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公司持续研发投入,持续拓展加强光学和视觉检测能力。 经过过去数年研发储备,当前公司已储备一批光学检测相关设备,例如:核心部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玻璃盖 板、曲面玻璃AOI测试设备;手机摄像头组装测试设备,自主研发AA技术、调焦算法、近三十种成像质量分析算法等核 心技术,提供用于主动对准(AA)、对焦、校准、终测等多种组装测试设备;基于自研 AR光机图像分析算法、AA算法、 RGB屏幕终检算法等核心技术的 XR光学模块组装测试设备、AR/VR光机/屏幕检测核心部件、VR透镜模块成像质量测试 机台,包括面阵式色度仪,人眼仿生镜头,潜望式镜头等,提升AR&VR领域的光学测试能力等。 通过深度调研客户需求,筛选潜在AOI项目,预计下半年向客户交付首台AOI样机,开拓AOI业务未来发展潜能。 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电子行业设备及系统相关业务占比40.01%。 3、半导体设备及被动元器件领域 本期公司在半导体领域仍以持续的研发投入为主,并结合自身技术优势,针对半导体前后道制程相关环节,推出多 套解决方案,并持续向更多生产环节进行设备和解决方案拓展及布局。公司实现半导体封装测试分选系统系列产品储备, 包括高速分选系统、MEMS 温度压力测试刺激系统、MEMS IMU 测试刺激系统、存储类、MCU类IC器件测试系统。 同时,通过外延并购完成子公司博捷芯的收购,在半导体切割设备领域实现布局,已拥有较成熟的半导体切割技术, 成功研发多款4-6寸、8-12寸及12寸等多款划片机设备,已通过下游客户测试认证,并进入市场突破阶段。 被动元器件领域方面,公司已有量产设备对标国际同行,可实现进口替代,突破进口高端设备中的关键技术,目前 公司已覆盖超过 50%价值量的 MLCC核心制程设备。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全面覆盖国内头部元器件厂商,进一步开拓海外 市场,实现对欧美、日韩市场的设备销售。伴随国内下游产业复苏,报告期内,相关设备收入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增长 43%,实现了较快速的增长。根据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的报告,随着 5G通信、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 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MLCC的市场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从2024年的231.3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334.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3.0%。 同时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向上游更尖端、更精密的被动元器件领域进军,突破进口高端设备中的关键技术,支持新 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高精度被动元器件的国产化,协助国内行业实现高精度被动元器件被限制发展问题的解决。 公司已发布多款在国内具有行业领先性的设备,提高了公司成套解决方案的完整性。 如六面机方面,实现多系列产品布局,覆盖电容、电阻、电感多应用市场,已成为公司拳头产品;基于深度学习的 一体电感2D+3D AI六面外观检测设备,实现了元器件高精度尺寸、共面度测量,运用3D成像技术解决立体特征缺陷(凸 起、凹陷等)2D视觉检测难点。0201电容(英制) 13000pcs/min高速AI六面外观检测设备实现了批量推广,将分选效率 提升30%;顺利实现了六面机在韩国和马来西亚的交付,为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测包机方面,成为国内客户唯一一家搭载 AI技术的 0201电感测包机成功批量导入的设备供应商,形成批量发货并 成功开拓台湾市场; 八轨高速测试机方面,成功开发第三版MLCC高速测试分选机,主要性能指标已经达到与进口设备相当的程度,最高 多家客户的销售订单,成为新的业绩增长极。 第二代技术叠层机,在高容超微领域,实现了业界首创切割除尘和业界首创 CCD在线缺陷和精度检测的先进技术, 产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实现产品化,推进公司MLCC设备产线化发展,满足市场高端产品增产需求,持续创造产品商 业价值。目前已实现订单销售。产品高价值量、市场需求高,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叠层机 4、新能源汽车领域 2024年 12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拟使用 5,750万元的自有资金通过股份转让取得珠海广浩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浩捷”)25.00%的股权。此外,公司与广浩捷部分股东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公司受托行使其合计持 有的广浩捷 37.6343%股权对应的表决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合计控制广浩捷 62.6343%的表决权,广浩捷成为公司的控 股子公司。 广浩捷为国内摄像头模组检测及自动化设备垂直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具备 ADAS车载模组 AA组装与标定的关键技术, 自主研发了 COD AA、景深 AA等先进算法。经过数年布局,已成功拿下国内新能源车龙头企业车载摄像头相关设备订单, 成功切入新能源汽车电子“智驾”领域。 GIS AA MR眼镜双工位自动AA组装机 Pancake镜片极化轴角测试机 第二代MEMS 侧面 车载摄像头AA主动对位耦合设备 自动终检机 组装全自动+测试半自动线体 核心工序全自动线体 n-Line全自动组装测试线体 外延并购形成的汽车电子相关设备团队的技术、产品、管理、交付等多维能力,推进业务多元化战略落地。 车载屏线体 客户方面,公司已与OEM厂商Tesla、BYD ,以及Tier1头部企业BHTC、MARELLI、Valeo、BRUSA、三菱电机、村田新能源、赛恩领动、轩辕智驾、德赛西威,以及CM工厂富士康等深化合作。 交付方面,公司已具备车载屏自动化组装测试线、车载摄像头自动化组装测试线(FOL前段到 EOL后段全自动组装测试线)、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自动组装测试线等多个产品交付能力和交付经验。 组织层面,通过组织赋能、流程再造,形成既有纵向技术创新、横向资源整合、又有跨部门、跨区域、跨国家的团 队协作能力和高效运营的新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设备业务收入占公司营收占比约24.73%。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领先的技术研发 面对下游行业产品更新迭代快、生命周期短的特点,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重视技术研发;目前公司已组建一批 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强研发实力、丰富经验的专业团队,研发及技术服务人员涵盖机械、电子/电气、软件、声学、射频、 光学、视觉、ICT和自动化等领域,对于下游客户定制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能做到及时预测和快速反应,确保公司技术 研发的领先性、适应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国内专利 1329项,国外专利 10项,软件著作权证书 458项;与知名高校开展广泛学术产业合 作,在公司同步筹建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营造研发氛围,借助学术前沿理论研究分析、解决研发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 同时积极将前沿技术运用于产品开发中。在公司产品研发初期,公司通常会选择行业一流品牌设备进行对标,性能上向 一流品牌看齐,部分技术参数引领行业发展。目前,公司主流产品如 ICT测试设备、5G射频测试设备、六面体检测设备 等,主要对标欧美、日本等品牌。 (二)优质的客户资源 公司深耕行业多年,所合作及积累的主要客户多为世界 500强企业。通过与优质客户的多年合作,对于终端厂商的 新设计理念、强质量标准、严管理流程等需求,公司凭借自身技术、经验沉淀和管理等优势积极匹配响应,同时能够提 出更加专业的意见来引导客户、超越客户期望,赢得客户的广泛认可;而随客户业务发展,公司自身亦同步成长壮大, 自身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彼此的长期稳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也继续稳步推进国内客 户业务拓展,相关产品已获得多个国内客户的认可。 (三)快速的响应机制 下游行业技术及产品更新迭代快、生命周期短,“快速响应需求、满足交期要求”是赢得客户的关键着力点。公司快 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机制,体现在解决方案设计阶段、客户产品试制研发阶段以及售后服务阶段。 公司密切跟踪相关技术领域最新动态,通过覆盖机械、电子/电气、软件、声学、射频、光学、视觉等领域的专业人 才,对产品技术进行研发升级,在客户提出多样化、定制化的新需求时,能做到及时预测和快速反应,快速设计出解决 方案。 面临解决方案在客户产品试制研发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公司会随之及时做好对应的快速变更方案。而凭借团队在行 业中的深厚经验,公司在若干项目中,也会主动提出相对前瞻性的服务方案。 (四)模块化的产品方案 为进一步平衡生产周期而导致的产能问题,降低单类产品的设计研发成本,公司对属于行业内广泛需求的门类,亦 在逐步推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标准化产品以平台化、模块化的标准功能块组合实现,可以实现快速交付、快速迭 代、高效低成本的生产。精益工厂将标准化产品合并组织生产,提供模块化产品解决方案。相应地,销售团队在进行产 品介绍时,亦会引导具有相关需求的客户采购标准化产品。 此外,公司也深度探索了不同下游行业的共性需求,对单一客户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出适用于全行业的通用 产品解决方案,前瞻性指导同行业客户,做到对行业 “赋能”。 (五)精益化的管理模式 公司先后通过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2018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及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致力于员工安全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不断提升经营管 理水平。 公司深度研究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结合自身情况创建了博杰业务体系(BBS),运用多种精益管理工具提升运营管 理水平,并在各BU及子公司深化推进。通过充分运用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生产制造、物流、采购、仓储、财务等 管理及流程进行多维度升级优化,全面提升产品交期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品质、控制成本等。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其他变动系非同一控制下收购子公司期初金额。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