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十方控股: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全年业绩公告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表明概不會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 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SHIFANG HOLDING LIMITED 十方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1831) 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全年業績公告 財務摘要 . 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收入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 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67.0百萬元減少13.7%至人民幣57.8百萬元。 . 本集團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錄得人民幣5.8百萬元毛損,轉 虧為盈至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錄得人民幣9.7百萬元毛利。 . 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錄得虧損淨額人民幣 56.4百 萬元,主要是由於 (i)報紙廣告收入下跌;及 (ii)就本集團分散及拓展業務產生 間接開支及租金開支所致。 . 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錄得每股基本虧損人民幣 0.0439元,而於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則為每股基本虧損人民 幣0.1755元。 . 董事會不建議派付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 十方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董事會(「董事會」) 謹此宣佈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合併業績連同二零一五年 度的比較數字。 1 本公告下文所載的財務資料並不構成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的合併財務報表,惟摘錄自該等財務報表。合併財務報表已經由本公司審核委員會 (「審核委員會」)審閱。 合併資產負債表 於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資產 非流動資產 物業、廠房及設備 無形資產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 附註 6 8 二零一六年 人民幣千元 20,093 1,020 81,775 27,157 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 20,4431,500– 22,907 流動資產 存貨 持作出售物業 貿易應收款項-淨額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 應收關連人士款項 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 5 7 8 130,045 912 43,774 6,837 2,734 292 182,833 44,8505,58351,5279,7145,382522109,492 總資產 237,382 367,427 182,220227,070 權益 本公司所有者應佔權益 股本 股份溢價 其他儲備 累計虧絀 非控股權益 權益總額 11 11 123,919 816,907 46,980 (693,579) 294,227 5,692 299,919 86,295636,18054,971(636,683) 140,7634,955145,718 2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附註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負債 非流動負債 應付一名關連人士款項 688 688 遞延所得稅負債 240 360 928 1,048 流動負債 貿易應付款項 9 4,170 4,488 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開支 31,628 41,927 銀行借款 10 11,350 13,579 即期所得稅負債 19,226 19,267 應付關連人士款項 206 1,043 66,580 80,304 總負債 67,508 81,352 權益及負債總額 367,427 227,070 3 合併全面收益表 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附註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收入 3 57,759 66,972 銷售成本 13 (48,034) (72,821) 毛利╱(毛損) 9,725 (5,849) 銷售及營銷開支 13 (7,953) (17,085) 一般及行政開支 13 (47,860) (88,767)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減值撥備 13 – (33,800) 其他收益╱(虧損)-淨額 12 3 (15,231) 其他收入 12 1,624 1,438 經營虧損 (44,461) (159,294) 財務收入 14 160 206 財務成本 14 (12,183) – 財務(成本) ╱收入-淨額 14 (12,023) 206 應佔聯營公司虧損 – (4,115) 於聯營公司的權益減值撥備 – (5,006) 除所得稅前虧損 (56,484) (168,209) 所得稅抵免 15 92 1,029 年內虧損 (56,392) (167,180) 下列項目應佔(虧損)╱溢利: -本公司所有者 (57,129) (163,792) -非控股權益 737 (3,388) (56,392) (167,180) 4 其他全面虧損 可重新分類至損益賬的項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之公允值虧損 貨幣換算差額 年內其他全面虧損 年內虧損及全面虧損總額 附註 (7,063) (695) (7,758) (64,150) 二零一六年 人民幣千元 – – – (167,180) 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 下列項目應佔(虧損)╱溢利及 全面(虧損)╱收益總額: -本公司所有者 -非控股權益 (64,887) 737 (64,150) (163,792) (3,388) (167,180) 本公司所有者應佔年內每股虧損 -基本(每股人民幣) -攤薄(每股人民幣) 16 16 (0.0439) (0.0439) (0.1755) (0.1755) 5 合併財務報表附註 1 一般資料 十方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為一家投資控股公司,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主要於中 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從事出版及廣告業務(「出版及廣告業務」)。本集團一直專注於透過整 合中國文化傳媒及電影媒體業務,重組其出版及廣告業務。 本公司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九日在開曼群島根據開曼群島公司法(二零零九年修訂版,經修訂、 補充或以其他方式修改)註冊成立為獲豁免有限公司。本公司的註冊辦事處地址為 PO Box 309, Ugland House, Grand Cayman, KY1-1104, Cayman Islands。 本公司股份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除另有說明者外,本合併財務報表以人民幣千元呈列。本合併財務報表已於二零一七年三月 二十八日獲董事會批准刊發。 2 編製基準 本合併財務報表已按照所有適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及香港《公司條例》(第622章)的規定編製。 本合併財務報表乃根據歷史成本慣例編製,並就按公允值列賬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重估作出 修改。 編製符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合併財務報表需要採用若干關鍵會計估計。管理層亦須在採用本 集團會計政策的過程中作出判斷。用於編製本集團合併財務報表的關鍵會計判斷及估計詳情載 於二零一六年年報。 編製本集團合併財務報表時使用的會計政策及計算方法(摘錄自本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符合 編製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全年財務報表時依循的會計政策及計算方 法,惟採納下列首次就於二零一六年一月一日開始的財政年度強制生效的新訂準則及準則修訂 本除外。 6 2.1.1 會計政策及披露變動 (a) 於二零一六年生效的新訂準則及準則修訂本 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的修訂本披露計劃 國際會計準則第16號及澄清折舊及攤銷的可接受方法 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的修訂本 國際會計準則第16號及農業:生產性植物 國際會計準則第41號的修訂本 國際會計準則第27號的修訂本於獨立財務報表使用權益法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0號、投資實體:應用合併豁免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2號及 國際會計準則第28號的修訂本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1號的收購共同業務權益的會計方法 修訂本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4號規管遞延賬目 年度改進項目二零一二年至二零一四年週期的年度改進 採納該等新訂準則及準則修訂本對本年度或任何過往年度的財務報表並無任何重大影 響。 (b) 尚未生效且本集團並無提早採納的準則及修訂本 國際會計準則第7號的修訂本披露計劃1 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的修訂本就未變現虧損確認遞延稅項資產1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2號的修訂本以股份為基礎付款交易的分類及計量2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4號的修訂本應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與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4號「保險合約」 2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客戶合約收入2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的修訂本釐清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2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2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 3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0號及投資者與其聯營公司或合營企業之間出售或注 國際會計準則第28號的修訂本入資產4 1 於二零一七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 2 於二零一八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 3 於二零一九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 4 生效日期待定 多項於二零一七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的新訂準則及準則修訂本並未於 編製本合併財務報表時應用。預期該等準則不會對本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構成重大影響, 惟下述者除外: 7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客戶合約收入」的影響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將取代國際會計準則第18號(涵蓋貨品及服務合約)及國際會計 準則第11號(涵蓋建築合約)。新準則乃基於貨品或服務的控制權轉移至客戶時確認收入 的原則。該準則允許全面追溯採納或以經修訂追溯方式採納。 管理層現正評估應用此新準則對本集團財務報表的影響,在目前的階段無法估計新規則 對本集團財務報表的影響。本集團將對未來十二個月的影響進行更詳細評估。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於二零一八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財政年度強制採用。現階 段,本集團無意於其生效日期前採納此準則。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的影響 在經營及融資租賃的區分被取消的情況下,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 16號將導致近乎所有租 賃於資產負債表內確認。根據此新準則,資產(租賃項目的使用權)及繳納租金的金融負 債均獲確認,惟短期及低值租賃不在此列。 此準則將主要影響本集團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於報告日期,本集團的不可撤銷經營租 賃承擔為人民幣27,382,000元。然而,本集團尚未確定該等承擔內將導致確認資產及負債 的未來付款金額,以及其將如何影響本集團的財務表現及現金流量分類。 部分承擔或會由短期及低值租賃的例外情況所涵蓋,而部分承擔可能與不符合國際財務 報告準則第16號的租賃定義的安排有關。 此新準則於二零一九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財政年度強制採用。現階段,本集團無意 於其生效日期前採納此準則。 8 3 收入 來自外部客戶的收入源於向中國廣告客戶提供報紙廣告服務、網絡服務(包括出版物的電子分 發及向報紙出版商提供網上系統開發服務),以及提供營銷、諮詢及印刷服務,以及戶外廣告 服務及活動。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五大客戶所佔銷售總額為人民幣 18,445,000元(二零一五年:人民幣 13,082,000元)。本集團年內收入分析如下: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報紙廣告 17,127 34,820 營銷、諮詢及印刷服務以及戶外廣告服務及活動 40,632 31,661 網絡服務 – 491 57,759 66,972 4 分類資料 執行董事被認定為首席營運決策人。管理層根據首席營運決策人為分配資源及評估表現而審閱 的資料釐定經營分類。 執行董事從地域及產品角度評估本集團廣告、營銷及印刷業務的表現。產品角度方面,由於首 席營運決策人認為上述業務互相依賴及不可分割,故管理層在進行集中表現評估時,總體考慮 上述業務的經濟利益。地域方面,管理層認為本集團的業務活動均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 8 號「經營分類」計入單獨須呈報分類。因此,並無呈列分類資料。 9 持作出售物業 本集團的持作出售物業包括以下項目: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持作出售物業 43,774 51,527 中國物業乃於向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交換廣告服務時取得。本集團的目的為銷售該等物業,因此, 若相關物業可供出售,則有關權利於完成廣告銷售交易時確認為持作出售物業。 管理層在獨立物業估值師的協助下,參照物業的市值評估其公允值減去銷售成本。評估所用的 估值方法包括市場比較法及收益法,乃分別屬於公允值架構等級的第二及第三級。就市場比較 法而言,可觀察輸入數據(第一級內的報價除外)包括可資比較物業的市價,當中已就物業地 點、大小及性質作出調整(第二級)。就收益法而言,不可觀察輸入數據包括預期租賃收入、增 長率及折現率(第三級)。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管理層已比較物業的賬 面金額與公允值減銷售成本,並作出進一步減值撥備人民幣 1,152,000元(二零一五年:人民幣 14,555,000元)(附註 13)。 出售持作出售物業的收益或虧損及持作出售物業的減值虧損在合併全面收益表的「一般及行政 開支」內記錄。 1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於一月一日 – – 添置 111,021 – 收回 (10,000) – 利息開支 (12,183) – 於其他全面收益確認的公允值變動 (7,063) –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81,775 – 附註: 於二零一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本集團與上海合禾影視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合禾」,中國一家電 影出品公司)訂立一份電影投資協議,據此,本集團同意收購電影《葉問 3》收益權的 55%,為期 30年。本集團已於二零一六年二月二十三日支付代價 131,168,000港元(相等於人民幣 110,000,000 元)。收購直接應佔交易成本為人民幣 1,021,000元。上海合禾向本集團保證,於首個發行日後一 年內收益權的總收入不會少於人民幣16,500,000元。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上海合禾確認本集團可最少從該項投資收取人民幣128,580,000元,其中人民幣 10,000,000元已 支付。餘下款項於二零一七年一月三日(即中國首次公映日期起計 10個月)到期。直至本公告發 出之日為止,有關餘下款項尚未結清。 電影收益權投資的公允值乃按以市場利率及該投資的特定風險溢價計算的利率(二零一六年: 22%)折現的現金流量估計。公允值計量涉及的重大不可觀察輸入數據包括預期收回時期及折 現率,屬於公允值架構等級的第三級。 11 以下不可觀察輸入數據有變可重大影響現金流量預測。 不可觀察輸入數據不可觀察輸入數據範圍不可觀察輸入數據與公允值的關係 折現率 22%折現率愈高,公允值愈低。 預期收回時期為期3年以內預期收回期愈長,公允值愈低。 管理層已透過評核過往收回紀錄、本集團一直與上海合禾的溝通及上海合禾的信貸狀況,評估 電影收益權投資的可收回性,並認為毋須就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計提減值撥 備。 7. 貿易應收款項-淨額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貿易應收款項 20,882 25,462 減: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撥備 (14,045) (15,748) 貿易應收款項-淨額 6,837 9,714 12 客戶主要按貨到付現及以記賬方式付款。信貸期由作出相關銷售當月結束起計介乎 30日至365 日不等。本集團的貿易應收款項根據發票日期的賬齡分析如下: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1至30日 1,645 2,402 31至60日 1,099 713 61至90日 139 540 91至180日 833 1,711 181至365日 1,838 4,021 一年以上 15,328 16,075 20,882 25,462 減: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撥備 (14,045) (15,748) 貿易應收款項-淨額 6,837 9,714 本集團貿易應收款項的賬面金額以人民幣計值。 於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貿易應收款項人民幣 2,415,000元(二零一五年:人民幣 2,243,000 元)已逾期但並未減值。該等應收款項乃有關近期並無違約紀錄的多名獨立客戶,且還款期與 本集團慣例一致。 於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貿易應收款項人民幣 14,045,000元(二零一五年:人民幣 15,748,000元)已減值並計提撥備。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於合併全面收益表 扣除的撥備金額為人民幣821,000元(二零一五年:人民幣 17,187,000元)。 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並無貿易應收款項(二零一五年:人民幣 1,072,000 元)直接於合併全面收益表撇銷。 13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非流動部分 長期預付款項(附註 (i)) 138,000 138,000 收購物業的預付款項(附註 (ii)) 23,626 22,907 給予一家報紙出版商的按金(附註 (iii)) 30,000 30,000 租金按金 3,531 – 195,157 190,907 減:減值撥備 (168,000) (168,000)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淨額 27,157 22,907 流動部分 向一家報紙出版商及其他方面預付的款項(附註 (iv)) 89,922 90,407 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附註 (v)) 16,101 18,264 106,023 108,671 減:減值撥備 (103,289) (103,289)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淨額 2,734 5,382 本集團的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的賬面金額以人民幣計值。 (i) 長期預付款項 於二零一六年及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長期預付款項指本集團就可能與中國一家 都市報出版商(即東南快報社)成立合營企業而向該都市報出版商支付的現金。 鑒於與獨家廣告權利相關的收入逐年下跌,向東南快報社支付的預付款項全數合共人民 幣138,000,000元已於過往年度計提撥備。 14 (ii) 收購物業的預付款項 於二零一六年及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收購物業的預付款項指本集團就購買位於 廈門軟件園三期的若干商業物業而向廈門信息集團有限公司預付的款項。該等物業的總 代價為人民幣22,164,000元,其中人民幣 15,470,000元以一家銀行就該等物業向本集團授 出的按揭貸款撥付。按揭貸款的詳情於附註 10披露。年內,本集團已就該預付款項將借款 成本人民幣719,000元(二零一五年:人民幣 743,000元)撥充資本。 (iii) 給予一家報紙出版商的按金 於二零一六年及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給予一家報紙出版商的按金指本集團根據 其與一家中國都市報出版商(即東南快報社)訂立的獨家協議向該報紙出版商支付的現 金。 本集團於各結算日評估按金的可收回金額,若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值,則該款項的賬面 值會即時撇減至其可收回金額。鑒於與獨家廣告權利相關的收入逐年下跌,向東南快報 社支付的全數按金人民幣30,000,000元已於過往年度計提撥備。 (iv) 向一家報紙出版商及其他方面預付的款項 根據與一家都市報出版商訂立的若干廣告協議的條款,本集團須就印刷媒體廣告向該報 紙出版商支付預付款項。向該都市報出版商預付的款項可用作未來十二個月的廣告成本。 鑒於與廣告協議相關的收入逐年下跌,向東南快報社預付的全數款項合共人民幣 83,927,000 元已於過往年度計提撥備。 15 (v) 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 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主要包括已付已訂約業務夥伴作為經營權按金的現金。按金屬於免 息及可於協議屆滿時或在雙方同意下按要求退回。 管理層已評估收回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已於過往年度計提人民幣 14,186,000元的減值撥 備,包括有關東南快報社的人民幣 4,162,000元)的能力,認為毋須就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 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作出進一步減值撥備。 9 貿易應付款項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貿易應付款項 4,170 4,488 供應商給予的付款條款主要為貨到付現及以記賬方式付款。信貸期由作出相關採購當月結束起 計介乎30日至365日不等。 貿易應付款項根據發票日期的賬齡分析如下: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1至30日 699 521 31至90日 532 1,087 90日以上 2,939 2,880 4,170 4,488 本集團貿易應付款項的賬面金額以人民幣計值。 16 10 銀行借款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銀行借款-即期(附註 (i)) 11,350 13,579 按照貸款協議所載預定還款日期,並撇除應要求償還條款,上述借款的到期日如下: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一年內 2,229 2,229 一至兩年 2,230 2,230 兩至五年 6,698 6,698 五年以上 193 2,422 11,350 13,579 附註(i): 於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由於該等按揭貸款的相關貸款協議載有應要求償還條款,賦予 銀行無條件權利隨時追收貸款,故該等按揭貸款分類為流動負債。 按揭貸款以該等物業的所有權以及本集團一家附屬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員鄭柏齡和主要管理人 員的配偶張輝提供的個人擔保作抵押。 按揭年期為7年,以人民幣計值。該等按揭貸款按浮息計息,有關利息為中國人民銀行就類似年期 貸款規定的基準貸款利率的1.15倍,每季調整。年內實際年利率為 5.81%(二零一五年: 7.39%)。 即期借款的公允值與其賬面金額相若,其公允值乃按以實際利率折現的現金流量計算,屬於公 允值架構等級的第二級。 17 附註(ii): 本集團有以下未提取借款融資: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一年內到期 – 20,000 於二零一五年三月六日,本集團取得短期銀行融資,根據該融資,本集團可提取借款最多人民 幣20,000,000元,每次提取均須經銀行批核,並由銀行全權決定以本公司執行董事陳志的個人擔 保及╱或本集團一家全資附屬公司所持有的若干資產作抵押。該融資已於二零一六年三月五日 到期,自此以後,本集團並無持有任何銀行融資。 11 股本及股份溢價 普通股 普通股數目普通股面值等值面值股份溢價總計 港元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法定: 於二零一六年及二零一五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每股面值 0.1港元的普通股(附註 (a)) 2,000,000,000 0.1 已發行: 於二零一五年一月一日的普通股 839,942,121 83,994,212 72,687 556,440 629,127 發行普通股所得款項淨額 (附註 (b)) 167,000,000 16,700,000 13,608 79,740 93,348 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及 二零一六年一月一日的普通股 1,006,942,121 100,694,212 86,295 636,180 722,475 發行普通股所得款項淨額 (附註 (c)) 200,000,000 20,000,000 16,842 117,475 134,317 發行普通股所得款項淨額 (附註 (d)) 241,388,000 24,138,800 20,782 63,252 84,034 於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1,448,330,121 144,833,012 123,919 816,907 940,826 18 附註: (a) 本公司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九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法定股本為 200,000,000港元,分為 2,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股份。 (b) 本公司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一日按每股0.7港元的價格向七名認購人發行167,000,000股 股份(相當於本公司經有關發行擴大後已發行普通股總數 16.6%)。相關交易成本人民幣 1,912,000元已經與股份溢價抵銷。 (c) 本公司於二零一六年二月十九日按每股0.8港元的價格向兩名認購人發行200,000,000股普 通股(相當於本公司經有關發行擴大後已發行普通股總數 16.6%)。相關交易成本人民幣 413,000元已經與股份溢價抵銷。 (d) 本公司於二零一六年八月一日按每股0.41港元的價格向九名認購人發行241,388,000股普 通股(相當於本公司經有關發行擴大後已發行普通股總數 16.7%)。相關交易成本人民幣 1,176,000元已經與股份溢價抵銷。 19 12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虧損)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其他收入: 來自客戶的賠償 1,168 – 政府補助(附註 a) 383 1,236 銷售報廢材料 – 74 雜項收入 73 128 1,624 1,438 其他收益: 出售附屬公司的收益 3 17 3 17 其他虧損: 無形資產減值撥備 – (15,248) – (15,248) 其他收益╱(虧損)-淨額 3 (15,231) 附註: (a) 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已確認從福建政府機關收取的政府補助 人民幣383,000元(二零一五年:人民幣 1,236,000元)為收入,作為在中國擴大業務的獎勵。 20 13 按性質劃分的開支 除所得稅前虧損經扣除╱(計入)以下項目後入賬: 二零一六年 人民幣千元 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 報紙廣告成本 -媒體成本 網絡服務成本 諮詢及印刷服務以及戶外廣告服務及活動成本: -原材料 -媒體成本 -其他成本 折舊 攤銷 核數師酬金 有關土地及樓宇的經營租賃收費 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的虧損淨額 出售持作出售物業的虧損淨額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減值撥備(附註 8) 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撥備,扣除貿易應收款項撥回(附註 7) 撇銷貿易應收款項(附註 7) 撇銷物業、廠房及設備 持作出售物業減值撥備(附註 5) 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值撥備 外匯收益淨額 僱員福利開支(包括董事酬金) 營業稅 16,792 – 1,519 – 298 5,644 495 3,610 11,098 292 539 – (1,703) – 4,897 1,152 – (11,420) 45,751 1,070 41,824605,4611,4662638,9311,3453,8915,2413,9343,55833,80015,6461,072– 14,5552,171(1,330) 51,8422,825 14 財務(成本)╱收入-淨額 二零一六年 人民幣千元 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 財務收入: -短期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160 206 財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開支(附註 6) -銀行借款 減:就合資格資產撥充資本的金額(附註 8(ii)) 12,183 719 (719) – 743(743) 財務成本總額 12,183 – 財務(成本)╱收入-淨額 (12,023) 206 21 15 所得稅抵免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即期所得稅開支 中國大陸企業所得稅 –即期稅項開支 28 19 –過往年度撥備不足 – 67 28 86 遞延所得稅抵免 (120) (1,115) (92) (1,029) 本集團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及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並未於香港產生或獲得應課稅 收入。 本集團除所得稅前虧損的稅項與採用適用於各個司法權區的合併實體溢利的加權平均稅率所 計算理論金額之間的差額如下: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除所得稅前虧損 (56,484) (168,209) 按適用於各個司法權區實體溢利的地方稅率計算的稅項 (11,722) (42,052) 以下項目的稅項影響: -毋須繳稅收入 (1,975) (303) -不可扣稅開支 6,642 21,738-未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稅項虧損 7,992 19,521-動用之前未確認的稅項虧損 (1,029) – -過往年度撥備不足 – 67 (92) (1,029) 加權平均適用稅率為20.8%(二零一五年: 25.0%)。稅率下跌主要由於若干享有較低適用稅率 的附屬公司於香港註冊成立。 22 16 每股虧損 (a) 基本 截至二零一六年及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虧損乃按本公司所有者 應佔虧損除以年內已發行普通股加權平均數計算。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本公司所有者應佔虧損(人民幣千元) (57,129) (163,792) 已發行股份加權平均數(包括紅利元素)(千股) 1,301,178 933,040 每股基本虧損(每股人民幣) (0.0439) (0.1755) (b) 攤薄 每股攤薄虧損乃按調整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以假設所有具潛在攤薄影響的普通 股獲兌換計算。截至二零一六年及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公司並無具潛 在攤薄影響的普通股。 17 股息 本公司自註冊成立以來概無宣派任何股息。 18 報告期後事項 除本公告其他部分披露者外,並無任何重大報告期後事項。 23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行業回顧 二零一六年,面對環球經濟及政治變革、外部需求疲軟,中國經濟增長幅度放緩。根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二零一六年國內生產總值錄得人民幣 744.13億元,按 年增加6.7%,是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連續六年下滑。媒體及廣告市場與宏觀經濟息 息相關,各行各業對廣告開支投放保持審慎觀望態度,加上閱讀習慣及資訊傳播生態 改變,令廣告市場持續經歷結構性調整。 根據國際管理諮詢企業麥肯錫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國整體廣告開支於二零一六年續 有增長,期內上升至超過 70億美元,穩坐全球廣告開支第三大國之位。然而研究數據 顯示,越來越多企業傾向將廣告資源投放至互聯網上,印刷媒體份額變相被蠶食。 其中,印刷媒體佔整體廣告市場份額由二零一一年的 21%,持續下降至二零一六年的 11%;相反,互聯網份額於期間則由 21%升至33%。 中國電影業經歷連續10年複合年均增長率超過30%的粗放式增長期後,觀眾對電影 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使行業開始步入理性增長。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統計,二 零一六年內地總票房錄得人民幣457.12億元,較二零一五年的人民幣 440.69億元上升 3.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 13.72億,同比增長 8.9%。業界指出,在去年 466部的上映 電影中,票房超過人民幣 5億元的不足30部,票房不足人民幣 10百萬元的則佔總數近 七成(即約 280部)。 24 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消費對經濟貢獻比重穩步上升,二零一六 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雙位數升幅,帶動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 64.6%, 反映消費動力強勁,其一購房是帶動內需上升的主要引擎之一。自去年初,中國一線 城市房價大幅上漲,緊接南京、合肥、蘇州、廈門等二線城市樓價飆升,隨後其餘二、 三線熱點城市房價亦見走高。加上土地價格屢創新高,「地王」湧現,刺激房地產市場 及發展商購地施工意欲。 業務回顧 中國廣告行業結構調整步伐持續,消費者改變閱讀模式,由印刷媒體轉向互聯網及其 他新媒體屬不可扭轉的趨勢,導致二零一六年的報紙廣告經營環境充滿挑戰,本集團 的報紙廣告及印刷服務業務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力。然而挑戰與機遇並存,本集團備 受市場認可的品牌定位及品牌營銷服務,成功捕捉了過去一年房地產熱銷的市場機 遇,帶動營銷、諮詢及印刷服務業務收益,成功抵銷了部分影響。 本集團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人民幣57.8百萬 元,與上年相比下降 13.7%。年內錄得毛利達人民幣 9.7百萬元(二零一五年:毛損為人 民幣5.8百萬元)。本集團於本年內的毛利率為 16.8%(二零一五年:毛損率 8.7%)。年 內除稅後淨虧損收窄至約人民幣56.4百萬元(二零一五年:約人民幣 167.2百萬元), 主要由於(a)面對線上新媒體競爭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報紙廣告業務的收益下跌; (b)網上業務發展較預期慢;及 (c)間接開支及租金開支隨着本集團致力多元化及商務 拓展而增加所致。 在回顧年內,本集團穩健發展固有的文化傳媒業務的同時,繼續發掘投資、製作和管 理影視項目的機遇,冀把握中國影視文化傳媒市場的發展機遇,為本集團的業務帶來 協同效益。 25 面對充滿挑戰的經營環境,本集團一方面致力重整業務方針,同時提升資源效益、削 減開支,集中焦點深度挖掘已建立盈利模式的業務。憑藉管理團隊的努力,使年內的 除稅後淨虧損同比明顯收窄。 報紙廣告 面對年輕群眾轉移至網絡渠道吸收資訊的趨勢,網絡新媒體及移動互聯廣告渠道在 過去一年快速增長,「自媒體」廣告渠道愈趨成熟,導致傳統平面媒體的廣告收益繼 續受到侵蝕。傳統廣告行業的經營環境在二零一六年面對很大挑戰。 在新媒體和互聯網帶來的壓力及威脅下,本集團在二零一六年只保留了《東南快報》, 並終止其他的報紙業務。回顧年內,《東南快報》的每日發行量和出版版數下跌嚴重, 難以維持商業盈利模式。 二零一六年,本集團來自報紙廣告的收入進一步跌至人民幣 17.1百萬元,同比下降 50.8%。該業務收入佔本集團總收入約 29.7%,較去年同期的佔比 51.9%水平有較大的 下降。 本集團預計主營之報紙廣告業務之經營狀況不大可能於不久的未來逆轉,董事會將 積極探索文化、媒體及其他業務之機會,繼續開拓收入來源。 網絡服務 二零一六年,本集團網絡服務業務以房客網( www.fangke.cn)、東快網( www.dnkb.com.cn) 及讀客網( www.duk.cn)為支柱,冀透過搭建新的互聯網媒體平台,加強與傳統平面 媒體渠道的連接,達至資源與技術互補。 回顧年內,網絡服務的盈利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暫未能為本集團產生收入及毛利貢 獻(二零一五年:收入為人民幣 0.5百萬元;毛利為人民幣 0.4百萬元)。為了提高資源 投放效益,在二零一六下半年,本集團決定調整了上述三個網站的技術人員團隊數 目,藉此縮減成本。 26 營銷、諮詢及印刷服務 紙媒市場持續遭到網絡新媒體取代,營商環境愈發艱難。但在房地產市場暢旺的背景 下,本集團憑藉資源優勢、成熟技術及專業團隊,營銷業務於二零一六年獲得理想佳 績。帶動整體營銷、諮詢及印刷服務業務向好。回顧年內,本集團來自該等服務的收 入按年增長28.3%至人民幣40.6百萬元,佔整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 70.3%。 本集團將維持與現有部份報紙夥伴訂立的獨家合作關係,致力積極為客戶推廣銷售 報紙廣告位及綜合服務,並提供若干配套服務,包括印刷、諮詢及營銷建議。在發行 及管理服務方面,本集團繼續為《東南快報》提供整體服務方案。印刷服務方面,本 集團在福州的廠房運作暢順穩定,並主力為《東南快報》提供印刷服務。本集團會繼 續堅持對刊物印製品品質的嚴格把控,保證所有刊登廣告的質量,為現有媒體夥伴提 供最佳服務。 另一方面,受惠中國地產市場整體向好,於回顧年內,委託本集團代理的樓盤項目數 量明顯增加,加上自二零一五年服務的地產開發項目,亦從今年開始達到可銷售狀 態,令相關物業銷售收入得以轉化為本集團的營銷收入,帶動本集團通過為房地產項 目提供策劃及營銷服務的策劃費和佣金收入達到人民幣36.5百萬元,較二零一五年度 增加61.5%。 27 財務回顧 收入 總收入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67.0百萬元減少13.7%至截 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57.8百萬元,主要原因為國內經濟增速 放緩,房地產等行業進入調整周期縮減廣告預算,加上平面媒體受網絡新媒體的取代 作用愈加明顯以及客戶改變宣傳策略及廣告市場重組影響。報紙廣告收入由截至二 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34.8百萬元減少至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 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7.1百萬元,而營銷、諮詢及印刷服務收入則由截至二零一五 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31.7百萬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 日止年度的人民幣40.6百萬元。 毛利╱(毛損)及毛利率╱(毛損率) 本集團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錄得約人民幣5.8百萬元毛損,轉虧 為盈至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錄得約人民幣9.7百萬元毛利。由二零 一五年的毛損率8.7%改善至二零一六年的毛利率16.8%,主要是由營銷、諮詢及印刷 服務的業務向好與報紙廣告收入大幅下降抵銷所致。 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4百萬元增加14.3%至 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6百萬元,主要是由於客戶未完成 任務量的賠償收入增加與政府補貼收入減少抵銷所致。 其他收益╱(虧損)-淨額 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錄得其他收益淨額人民幣3,000元,主要是出 售附屬公司的收益。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錄得其他虧損淨 額人民幣15.2百萬元,主要由於無形資產的減值撥備所致。 28 銷售及營銷開支 銷售及營銷開支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7.1百萬元減少 53.2%至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8.0百萬元,主要是由於年內 收入減少所致。 一般及行政開支 一般及行政開支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88.8百萬元下跌 46.1%至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47.9百萬元,主要是由於貿 易應收款項的減值撥備減少人民幣17.3百萬元及持作出售物業的減值撥備減少人民 幣13.4百萬元,以及外匯收益增加人民幣 10.1百萬元所致,而有關影響部分抵銷員工 成本及租金開支的增加。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減值撥備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減值撥備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的人民幣33.8百萬元減少100%至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零 元。於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主要就預付若干中國都市報出版商的 款項計提的撥備人民幣18.6百萬元不再影響本集團的二零一六年業績。 除所得稅前虧損 由於上述因素,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錄得除所得稅前虧損人民 幣56.5百萬元,較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除所得稅前虧損人民幣 168.2百萬元減少66.4%。 所得稅抵免 所得稅抵免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0百萬元減少90.0% 至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民幣0.1百萬元,是由於無形資產的應 課稅暫時差額減少所致。 年內虧損 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錄得年內虧損淨額人民幣 56.4百萬 元,主要是由於報紙廣告收入下跌,以及間接開支及租金開支隨着本集團分散及拓展 業務而增加所致。 29 非控股權益應佔溢利╱(虧損) 由於上述因素,非控股權益應佔溢利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虧 損人民幣3.4百萬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溢利人民幣0.7百 萬元。 本公司所有者應佔虧損 由於上述因素,本公司所有者應佔虧損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人 民幣163.8百萬元減少至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人民幣57.1百萬元。 流動資金及資本資源 本集團管理層定期監察現時及預期流動資金需要,確保本集團具備足夠營運資金應 付未來到期責任。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錄得虧損淨額人 民幣56.4百萬元及現金流入淨額人民幣62.2百萬元。管理層密切監察本集團的流動資 金水平,並正實行多項措施改善本集團的現金流量。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 (47,318) (17,534) 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 (106,620) (12,380) 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 216,114 106,919 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增加淨額 62,176 77,005 年初的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 109,492 32,487 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的外匯收益 11,165 – 年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 182,833 109,492 30 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流量 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人民幣 47.3百萬 元,主要由於年內虧損淨額人民幣 56.4百萬元所致。 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 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人民幣 106.6百萬 元,主要是由於收購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投資人民幣 111.0百萬元(包括交易 成本),並已抵銷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投資所收款項人民幣 10.0百萬元。 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流量 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人民幣 216.1百萬 元,主要來自按每股 0.8港元及0.41港元分別發行200,000,000股及241,388,000股普通股 的所得款項淨額人民幣134.3百萬元及人民幣84.0百萬元。 資本支出 本集團產生的資本支出主要用於年內裝修辦公室及購置汽車。截至二零一五年及二 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資本支出分別為人民幣18.4百萬元及人民幣6.5百 萬元。 31 貿易應收款項-淨額 下表載列於所示日期本集團貿易應收款項的賬齡分析: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貿易應收款項的賬齡分析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1至30日 1,645 2,402 31至60日 1,099 713 61至90日 139 540 91至180日 833 1,711 181至365日 1,838 4,021 一年以上 15,328 16,075 總計 20,882 25,462 減: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撥備 (14,045) (15,748) 總貿易應收款項-淨額 6,837 9,714 貿易應收款項由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人民幣9.7百萬元減少29.9%至二零一六 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人民幣6.8百萬元,主要是由於年內收入減少及收回貿易應收款 項結餘所致。 32 持作出售物業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持作出售物業 43,774 51,527 中國物業乃向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提供廣告服務交換所得。本集團的意向為銷售該等 物業,因此,若相關物業可供出售,則有關權利會於廣告銷售交易完成時確認為持作 出售物業。 管理層在獨立的物業估值師的協助下,參照該等物業的市值評估其公允值減銷售成 本。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管理層比較該等物業的賬面金額與 公允值減出售成本,並進一步計提減值撥備人民幣 1,152,000元(二零一五年:人民幣 14,555,000元)。 貿易應付款項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貿易應付款項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1至30日 699 31至90日 532 1,087 90日以上 2,939 2,880 總計 4,170 4,488 貿易應付款項由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人民幣4.5百萬元減少6.7%至二零一六 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人民幣4.2百萬元。貿易應付款項周轉日數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 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241日增加至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464日, 主要是由於年內延長結算應付款項的期限所致。 33 債項 債項包括欠貸款人(包括商業銀行以及若干關連人士及公司)的債項。 於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取得按揭貸款人民幣 15,470,000元, 為本集團收購物業(附註 8(ii))融資。按揭貸款直接應佔的交易成本為人民幣 35,000 元。該等按揭貸款已於二零一五年二月二十七日提取,而本集團已就該等物業向廈門 信息集團有限公司進一步預付人民幣15,470,000元的款項。按揭貸款以該等物業的所 有權以及本集團一家附屬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員鄭柏齡和主要管理人員的配偶張輝提 供的個人擔保作抵押。該等物業的總代價為人民幣 22,164,000元,本集團已於截至二 零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支付首期款項人民幣6,694,000元。 於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由於該等按揭貸款的相關貸款協議載有應要求償還 條款,賦予銀行無條件權利隨時追收貸款,故該等按揭貸款分類為流動負債。按揭年 期為7年,以人民幣計值。該等按揭貸款按浮息計息,有關利息為中國人民銀行就類似 年期貸款規定的基準貸款利率的1.15倍,每季調整。年內實際年利率為 5.81厘。 於二零一五年三月六日,本集團取得短期銀行融資,借款最多為人民幣 20,000,000元, 惟每次提取均須經銀行進一步批核,並由銀行酌情決定以本集團執行董事陳志的個 人擔保及╱或本集團一家全資附屬公司所持有的若干物業作抵押。該融資已於二零 一六年三月五日到期。 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資本負債比率(以本集團借款總額相對總 資產的比例計算)由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6.0%下降至3.1%。 34 承擔 經營租約承擔-本集團 不可撤銷經營租約的日後最低租賃付款總額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五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一年以下 12,425 3,198 一年以上及五年以下 14,957 3,601 五年以上 – 1,400 27,382 8,199 或有負債 於二零一六年及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並無重大或有負債。 人力資源 於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擁有 238名(二零一五年: 291名)全職僱員。截 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員工成本總額(包括董事薪酬)為人民幣45.8 百萬元(二零一五年:人民幣 51.8百萬元)。 薪酬委員會負責評估董事薪酬,並向董事會提供推薦意見。此外,薪酬委員會亦會檢 討本集團高級管理層的表現及制訂彼等的薪酬結構。 35 本公司營辦一項僱員購股權計劃,藉以向為本公司提供服務的合資格人士對本公司 作出貢獻及努力不懈地促進本公司利益,以及董事會可能不時批准的其他原因給予 鼓勵或獎賞。 報告期後事項 除本公告其他部分所披露者外,並無任何重大報告期後事項。 前景 展望二零一七年,預期中國整體經濟續有穩步增長,中央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 目標為6.5%左右。本集團相信中國消費者對於影視文化產品需求仍然殷切,物業市場 會繼續受剛性需求支持,為本集團帶來龐大的業務拓展空間。 報紙廣告業務方面,本集團將繼續積極探索傳統平面媒體與網絡新媒體的互通搭建 的運營模式,惟目前還未能形成可盈利的商業模式。為應對預期出版及廣告業務持續 轉差的情況,本集團未來亦會為物色合適的投資機會作好準備。 本集團看好房地產營銷業務前景,加上過去多年累積的豐富營銷經驗,配合團隊的專 業知識,未來會加大資源的同時,會從深度與廣度雙向着手,發掘為房地產項目提供 策劃及營銷服務的商機。管理層洞悉到商業地產上游領域蘊藏未開發的市場機遇,目 前正探討深度挖掘商業地產綜合營銷服務市場的潛在機遇。 憑藉在印刷媒體行業的多年經驗,本集團累積了深厚的產品品牌定位、媒體採購及市 場渠道整合的獨到眼光和知識,能為客戶打造優質的全案營銷方案。為了善用有關專 業知識,本集團正準備拓展至消費品市場。 36 電影作為中國內地的主流娛樂,觀眾群龐大,未來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的增長潛力 無限。本集團相信,具吸引力的影片題材,配合優秀的導演、編劇、演員等工作團隊, 定能製作出既能滿足大眾的娛樂項目,亦能創出理想的票房,為投資方帶來回報。 《電影產業促進法》今年三月正式實施,新法簡化審批環節;其中,預期取消「電影 拍攝許可證」一項,將會讓電影行業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及更多投資,為中國電影市場 注入新動力。 隨着網絡大電影、網絡電視劇乘手機、平板電腦普及而崛起,本集團計劃將業務擴展 至網絡視頻,物色傳統電影、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機遇。本集團看好影視文化市場的 前景,會密切留意及把握自資製作的投資機遇。 憑藉本集團管理團隊,特別是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徐小明先生的豐富影視娛樂製作 及管理經驗,以及在行業的影響力,董事會相信本集團能深度挖掘,並充份發揮影視 內容的價值,同時為本集團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商業影藝營運模式。 股息 董事會不建議派付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任何股息。 37 暫停辦理股東登記手續 本公司將於二零一七年五月二十三日至二零一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包括首尾兩天)暫 停辦理股東登記手續,期間不會受理股份過戶登記。為釐定出席本公司應屆股東週 年大會並於會上投票的資格,所有過戶文件連同有關股票最遲須於二零一七年五月 二十二日下午四時三十分送達本公司的香港股份過戶登記分處卓佳證券登記有限公 司(地址為香港皇后大道東 183號合和中心22樓)以作登記。 集資活動 (a) 於二零一五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間按0.70港元配售167,000,000股股份 誠如本公司於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十八日所公佈,本公司與配售代理訂立日期為二 零一五年十一月十八日的配售協議,內容有關按配售價 0.70港元配售167,988,424 股本公司的普通股。配售乃根據本公司股東於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舉行的 股東週年大會上批准的一般授權進行。配售已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一日完成, 本公司已向不少於六名由配售代理促成的獨立承配人配發及發行167,000,000股 本公司的普通股。 配售所得款項總額及淨額分別約為116.9百萬港元及114.6百萬港元。於配售之 時,本公司擬將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用作本集團的一般營運資金。截至二零一六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約 75.4百萬港元已按計劃用作本集團的一般營運資金,而餘額 約39.2百萬港元仍未動用,本集團保留其中 (a)約20.4百萬港元撥作支付本集團未 來十二個月的應計薪金、薪金及董事酬金; (b)約16.9百萬港元撥作本集團辦公室 物業未來十二個月的租金開支;及 (c)約1.9百萬港元撥作償還未來十二個月的貸 款本金及利息。 38 (b) 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至二零一六年二月間按0.80港元認購200,000,000股股份 誠如本公司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所公佈,本公司訂立兩份日期為二零 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的認購協議,內容有關由兩名認購人按認購價 0.80港元認 購200,000,000股本公司的普通股。該等認購乃根據本公司股東於二零一六年二 月十七日舉行的股東特別大會上批准的特定授權進行。該等認購已於二零一六 年二月十九日完成,本公司已向該兩名認購人配發及發行 200,000,000股本公司 的普通股。認購所得款項總額及淨額分別約為 160百萬港元及159百萬港元。於認 購之時,本公司擬將認購所得款項淨額中 (a)約人民幣120百萬元( 144百萬港元) 用於收購電影《葉問 3》目標收益權的 55%,為期 30年;及(b)餘額用作本集團的 一般營運資金,以及用於在傳媒業務出現合適的投資機會時的投資。截至二零 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約人民幣 111百萬元( 132百萬港元)已按計劃用於電影 投資,而餘額 27百萬港元仍未動用,由本集團保留作本集團的一般營運資金,以 及用於在傳媒業務出現合適的投資機會時的投資。 (c) 於二零一六年七月至八月間按0.41港元配售241,388,000股股份 誠如本公司於二零一六年七月十一日所公佈,本公司與配售代理訂立日期為二 零一六年七月十一日的配售協議,內容有關按配售價 0.41港元配售241,388,000股 本公司的普通股。配售乃根據本公司股東於二零一六年五月十七日舉行的股東 週年大會上批准的一般授權進行。配售已於二零一六年八月一日完成,本公司已 向不少於六名由配售代理促成的獨立承配人配發及發行241,388,000股本公司的 普通股。 39 配售所得款項總額及淨額分別約為99百萬港元及97百萬港元。於配售之時,本公 司擬將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用於改善本集團的營運資金狀況,為本集團出版及廣 告業務長期轉差作好準備,其中 (a)約22百萬港元撥作本集團報紙廣告業務未來 十二個月的業務發展成本(包括營銷及宣傳費用);(b)約9百萬港元撥作本集團 未來十二個月的專業費用(包括法律及核數費用);(c)約9百萬港元撥作償還已 終止或已完成項目的按金及其他預收款項; (d)約10百萬港元擬用作本集團新媒 體、電影及其他文化或傳媒相關(報紙廣告除外)業務的業務發展成本計劃預算 (包括額外員工成本及研究費用);及(e)約47百萬港元擬用作其他性質的一般營 運資金。於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全部所得款項淨額約 97百萬港元尚未動 用。 企業管治守則 本公司深明達致高水平企業管治常規的重要性及價值。董事會相信良好企業管治乃 維持及提升股東價值與投資者信心的要素。 自本公司股份於聯交所主板上市日期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日(「上市日期」)起,本公 司一直採納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附錄十四所載先前及經修訂企業管治 守則(「企業管治守則」)的原則,並遵守該守則作為本身的企業管治守則,而本公司 亦須按照上市規則不時修訂此守則。除下文所披露者外,董事會認為本公司已遵守企 業管治守則所載的守則條文。 自回顧年度開始以來,陳志先生擔任本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直至 (a)徐小明先生於 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九日獲委任為本公司的行政總裁;及 (b)施建祥先生於二零一六 年二月二十五日獲委任為本公司的主席為止。其後,施建祥先生於二零一六年四月一 日辭任本公司主席及董事等職位,本公司主席職位其後懸空。本公司現正物色合適人 選填補主席空缺。 40 守則條文A.2.1 根據企業管治守則的守則條文A.2.1,主席與行政總裁的角色應有區分,並不應由一 人同時兼任。 董事會定期舉行會議,考慮及審議因主席及行政總裁重疊及╱或主席職位懸空而影 響本公司經營的重大及合適議題。因此,董事會認為已採取足夠措施,主席及行政總 裁重疊及╱或主席職位懸空不會使董事會與管理層之間的權力及授權失衡。 守則條文E.1.2 根據企業管治守則的守則條文E.1.2,董事會主席應出席股東週年大會。 由於本公司主席的職位自二零一六年四月一日以來一直懸空,故董事會已邀請本公 司執行董事及前主席陳志先生擔任於二零一六年五月十七日舉行的本公司股東週年 大會的主席。董事會認為陳志先生是於股東週年大會上回答股東提問(如有)的適當 人選。 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 本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十所載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標準 守則」),作為本公司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本公司已向全體在任董事作出 具體查詢,而彼等全部確認及聲明彼等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一 直遵守標準守則所載的規定標準。 41 審核委員會 本公司已遵照上市規則第3.21及3.22條成立審核委員會,並制訂符合企業管治守則的 書面職權範圍。審核委員會的主要職責為檢討及監督本集團的財務申報過程及內部監 控程序。審核委員會亦在本集團執行董事及管理層避席的情況下,與本集團外部核數 師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舉行會議,討論因核數而產生的事項,並向董事會匯報重 大事宜(如有),以及向董事會提供推薦意見。審核委員會成員包括本公司三名獨立 非執行董事黃向明先生、周昌仁先生及蔡建權先生。黃向明先生為審核委員會主席。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合併財務報表。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範圍 本公告所載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本集團合併資產負債表、合併 全面收益表及其相關附註的數字已經由本集團外部核數師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執業會計師)同意符合本集團本年度合併財務報表初稿所載的金額。羅兵咸永 道會計師事務所就此進行的工作並不構成按照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香港審計準則、 香港審閱業務準則或香港鑒證業務準則所作的鑒證業務,故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 所並不對本公告發表任何鑒證。 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股份 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概無購買、出售 或贖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證券。 42 登載全年業績及年報 全年業績公告登載於本公司網站(www.shifangholding.com)及聯交所網站 (www.hkexnews.hk)。本公司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年報載有上市 規則規定的所有資料,將會於適當時候寄發予本公司股東,並可於上述網站查閱。 承董事會命 十方控股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 徐小明 香港,二零一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於本公告發出之日,本公司之執行董事為徐小明先生(行政總裁)、陳志先生及余詩 權先生;本公司之非執行董事為陳偉東先生及陳敏女士;而本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為周昌仁先生、黃向明先生及蔡建權先生。 43 中财网
![]() |